发布日期:2019-10-15 阅读次数:513
所谓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和互联网相结合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产物,同时具备传统金融以及互联网双重的特点。它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的效率,促进了金融行业整体性创新,但是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说却更高。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就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而互联网的金融风险就是在这种活动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对交易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现处互联网时代,应当充分了解金融的风险性因素,只有做到控制风险以及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管,这样才能促使互联网金融高效健康快速发展。通常来讲,互联网金融背后一般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且传递信息不会受到时间和区域的约束,然而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数据的传输速度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加速了产品供给效率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扩散能力以及扩散速度的提升,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其局势将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其次,互联网金融的用户一般是普通大众以及中小企业主为主,这部分人群对金融知识的认识了解比较欠缺,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并且缺乏风险意识的民众占了大多数,如果出现金融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危害将远远超过传统金融造成的危害。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还是属于金融的领域,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比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由于当前的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互联网交易还未与人民银行之间实现对接,且金融机构和银行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和信息交换,部门互联网金融机构很难对交易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对风险交易行为的防范性低,比如,由于某些互联网企业的系统设计存在漏洞,内部员工或者交易方有违规操作和欺诈行为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互联网金融也可能因为网络支付缺陷和技术不成熟导致交易人员的资金遭受到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涉及政府、金融业、投资方等多方利益主体,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几个利益主体齐心协力为之做出努力:
政府方面:首先,要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由互联网金融基础法和详细规章条例组成的一套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并且着重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依法治理的管理范围。其次,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加强网络银行监管力度,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网络防范体系。目前我国的密钥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增大了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风险。另外采用市场化的监管方式,打造楚专业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出力。
金融业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接受金融监督。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辅助银监会做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在机关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基础上再添行业监督,做到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技术创新还比较落后,金融业要掌握防控金融风险的主动权就必须先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积极与政府、科研机构合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更为便捷、可靠的互联网交互渠道,开发安全性好、保密性强的密钥制度和id认证制度,尽快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足以支撑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飞快发展。
投资者方面,一要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范互联网平台的虚假薪资和非法交易的恶意欺骗,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相关账户、个人资料等隐私。二是要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专业素质,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水平。
互联网是新兴、富有创造力的业态,拥有不可限量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种风险无处不在。对此,政府、金融业、投资者等多方利益体需团结一致,共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规律,有限规范和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一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稳定、高效发展。
公园支行 陈明纯 供稿